4.6 测量系统
4.6.1 概述
测量系统由热电偶、数据采集系统、摄像机、计时装置、风速仪等组成。
4.6.2 热电偶
4.6.2.1 一般规定
热电偶应采用符合GB/T 18404规定的电缆外径D为(1.5±0.025)mm的K型铠装热电偶,测温范围为(0~1000)℃,允差等级为I级。
安装在试验装置上的热电偶分为外部热电偶和内部热电偶。
外部热电偶的测温点应伸出外保温系统表面(50±5)mm,测温点位置的允许偏差为±10mm。
内部热电偶的测温点应布置于保温层厚度的中心处。当保温层厚度小于10mm时,可不设热电偶。如果系统内含有空腔,则内部热电偶的测温点应同时布置于每一个空腔厚度的中心处,测温点位置的允许偏差为±10mm。
4.6.2.2 水平准位线上的外部热电偶
水平准位线1和水平准位线2上的外部热电偶安装位置为:
——在主墙正面,热电偶设置在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和中心线两侧各500mm及1000mm的位置,水平准位线1和水平准位线2上各设置5个测温点,如图1a)所示;
——在副墙正面,热电偶设置在距主墙外保温系统表面150mm、600mm及1050mm的位置上,水平准位线1和水平准位线2上各设置3个测温点,如图1b)所示。
4.6.2.3 水平准位线2上的内部热电偶
水平准位线2上的内部热电偶安装位置为:
——在主墙外保温系统内,热电偶应设置在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和中心线两侧各500mm及1000mm的位置,共设置5个测温点,如图1a)所示;
——在副墙外保温系统内,热电偶设置在距主墙外保温系统外表面150mm、600mm及1050mm的位置上,共设置3个测温点,如图1b)所示。
4.6.3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2s。
4.6.4 摄像机
采用两台连续录像时间不少于90min的摄像机对试验全过程进行连续记录,摄像的视角应覆盖试验装置两个墙面的整体高度。
4.6.5 计时装置
计时装置的测量精度不低于0.1s。
4.6.6 风速仪
风速仪的测量精度不低于±0.5m/s。
测量系统由热电偶、数据采集系统、摄像机、计时装置、风速仪等组成。
4.6.2 热电偶
4.6.2.1 一般规定
热电偶应采用符合GB/T 18404规定的电缆外径D为(1.5±0.025)mm的K型铠装热电偶,测温范围为(0~1000)℃,允差等级为I级。
安装在试验装置上的热电偶分为外部热电偶和内部热电偶。
外部热电偶的测温点应伸出外保温系统表面(50±5)mm,测温点位置的允许偏差为±10mm。
内部热电偶的测温点应布置于保温层厚度的中心处。当保温层厚度小于10mm时,可不设热电偶。如果系统内含有空腔,则内部热电偶的测温点应同时布置于每一个空腔厚度的中心处,测温点位置的允许偏差为±10mm。
4.6.2.2 水平准位线上的外部热电偶
水平准位线1和水平准位线2上的外部热电偶安装位置为:
——在主墙正面,热电偶设置在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和中心线两侧各500mm及1000mm的位置,水平准位线1和水平准位线2上各设置5个测温点,如图1a)所示;
——在副墙正面,热电偶设置在距主墙外保温系统表面150mm、600mm及1050mm的位置上,水平准位线1和水平准位线2上各设置3个测温点,如图1b)所示。
4.6.2.3 水平准位线2上的内部热电偶
水平准位线2上的内部热电偶安装位置为:
——在主墙外保温系统内,热电偶应设置在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和中心线两侧各500mm及1000mm的位置,共设置5个测温点,如图1a)所示;
——在副墙外保温系统内,热电偶设置在距主墙外保温系统外表面150mm、600mm及1050mm的位置上,共设置3个测温点,如图1b)所示。
4.6.3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2s。
4.6.4 摄像机
采用两台连续录像时间不少于90min的摄像机对试验全过程进行连续记录,摄像的视角应覆盖试验装置两个墙面的整体高度。
4.6.5 计时装置
计时装置的测量精度不低于0.1s。
4.6.6 风速仪
风速仪的测量精度不低于±0.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