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暖通空调冷热源


9.2.1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建筑采暖、空调系统应优先选用电厂或其他工业余热作为热源。
9.2.2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宜通过计算或计算机模拟的手段优化冷热源系统的形式、容量和设备数量配置,并确定冷热源的运行模式。
9.2.3 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制热运行性能系数低于1.8的情况下,不宜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为建筑物供热。
9.2.4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热源不应采用直接电热方式,冬季不宜使用制冷剂为建筑物提供冷量。
9.2.5 全年运行中存在供冷和供热需求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宜采用热泵式机组。
9.2.6 当公共建筑内区较大,且冬季内区有稳定和足够的余热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建筑中同时有供冷和供热要求的,当其冷、热需求基本匹配时,宜合并为同一系统并采用热回收型机组。
9.2.7 热水系统宜充分利用燃气锅炉烟气的冷凝热,采用冷凝热回收装置或冷凝式炉型。燃气锅炉宜选用配置比例调节燃烧控制的燃烧器。
9.2.8 根据当地的分时电价政策和建筑物暖通空调负荷的时间分布,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宜采用蓄能形式的冷热源。

9.2.9 在夏季室外空气干燥的地区,经过计算分析合理时,宜采用蒸发式冷却技术去除建筑物室内余热。

条文说明

9.2 暖通空调冷热源

9.2.1 余热利用是节能手段之一。城市供热网多由电厂余热或大型燃煤供热中心提供,其一次能源利用效率较高,污染物治理可集中实现。优先使用此类热源,有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和节能。
9.2.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建筑物全年空调负荷的计算、各种冷热源和系统形式能耗的模拟分析提供了可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负荷、冷热源和设备系统形式。
9.2.3 当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时,风冷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随之降低。虽然热泵机组能够在很低的环境温度下启动或工作,但当制热运行性能系数低至1.8时,已经不及一次能源的燃烧发热和效率。所以在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下,如果空气源热泵的冬季制热运行性能系数小于1.8,其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如直接燃烧化石能源。
9.2.4 没有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和废热可资利用的严寒、寒冷地区,应建设以集中锅炉房为热源的供热系统。为满足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内区供冷要求,应优先考虑利用室外空气消除建筑物内区的余热,或采用自然冷却水系统消除室内余热。
9.2.5 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建筑,当不同时间存在供冷和供热需求时,采用热泵型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空调系统比分别设置冷热源节省设备材料投入、节能效果明显。如果部分时间同时有供冷和供热需求,在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合理时,应优先采用热回收型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空调系统。
9.2.6 在冬季建筑物外区需要供热的地区,大型公共建筑的内区在冬季仍然需要供冷。消耗少量电能采用水环热泵空调,将内区多余热量转移至建筑物外区,分别同时满足外区供热和内区供冷的空调需要比同时运行空调热源和冷源两套系统更节能。但需要注意冷热负荷的匹配,当水环热泵系统的供冷和供热能力不能匹配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时,应设置其他冷热源给予补充。
9.2.7 通常锅炉的烟气温度可达到180℃以上,在烟道上安装烟气冷凝器或省煤器可以用烟气的余热加热或预热锅炉的补水。供水温度不高于80℃的低温热水锅炉,可采用冷凝锅炉,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9.2.8 蓄能空调系统虽然对建筑物本身不是节能措施,但是可以为用户节省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同时对电网起到移峰填谷作用,提高电厂和电网的综合效率,也是社会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之一。
9.2.9 在我国西北等部分夏季炎热、空气干燥的地区,湿球温度较低。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空气,当送风温度低于室内设计温度时,可采用此方式,减少一次设备投资并节省制冷机耗电。

目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