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加热炉
按A.1和A.2制造的加热炉适用于本标准所述试验。
A.1 1#加热炉(见图A.1~图A.6)
1#加热炉(见图A.1)由一个耐火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适当的绝热材料和支撑壳体、耐火材质的顶部环型盖和烧瓶定位圈、一个300 W的底部加热器(见图A.3)和一个300 W的颈部加热器(见图A.5)组成。圆柱体内径为127 mm,高为127 mm,圆柱体外围沿轴线方向以螺旋方式,间隔均匀地缠绕功率为1200 W的镍铬电阻丝。
使用3支热电偶控温,其中2支热电偶分别安装在颈部加热器下方25 mm和50 mm处,另一支置于烧瓶底部的中心处。
3个加热器应能独立控制,以使每支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在设定温度的±1℃内。
A.2 2#加热炉(见图A.7~图A.9,功率约1300 W,最大电流6 A的电阻加热炉)
加热丝为直径1.2 mm,长35.8 m的铬铝合金(Cr/Al 30/5)。将加热丝以1.2 mm的间隔螺旋缠绕于耐火陶瓷材质的圆柱体上。加热丝用高温胶粘剂固定,并用20 mm厚度的氧化铝粉绝热层封闭。不锈钢圆柱体置于陶瓷体内,应使二者之间的空隙尽可能小。应使用不锈钢盖将加热炉盖住,并将烧瓶固定在加热炉内。不锈钢盖分3层,顶层为不锈钢圆盘,中间层为一个对开的绝热垫圈,底层为一个对开的不锈钢圆盘。烧瓶颈部应能装入绝热垫圈,并被对开的绝热垫圈和底层圆盘所固定,底层圆盘压住垫圈并用两个环型螺母固定到顶层圆盘上。
带有适当电压调节方式的交流或直流电源均适用于加热器。初始试验时,为达到设定温度宜选用最大6 A的加热电流。如果采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加热和冷却的时长宜相当,如果可能的话,宜仅对加热器电流的一部分进行这样的控制。
测量用的热电偶置于距离烧瓶底部(25±2)mm处的外壁上及烧瓶底部表面中心处。
A.1 1#加热炉(见图A.1~图A.6)
1#加热炉(见图A.1)由一个耐火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适当的绝热材料和支撑壳体、耐火材质的顶部环型盖和烧瓶定位圈、一个300 W的底部加热器(见图A.3)和一个300 W的颈部加热器(见图A.5)组成。圆柱体内径为127 mm,高为127 mm,圆柱体外围沿轴线方向以螺旋方式,间隔均匀地缠绕功率为1200 W的镍铬电阻丝。
使用3支热电偶控温,其中2支热电偶分别安装在颈部加热器下方25 mm和50 mm处,另一支置于烧瓶底部的中心处。
3个加热器应能独立控制,以使每支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在设定温度的±1℃内。
A.2 2#加热炉(见图A.7~图A.9,功率约1300 W,最大电流6 A的电阻加热炉)
加热丝为直径1.2 mm,长35.8 m的铬铝合金(Cr/Al 30/5)。将加热丝以1.2 mm的间隔螺旋缠绕于耐火陶瓷材质的圆柱体上。加热丝用高温胶粘剂固定,并用20 mm厚度的氧化铝粉绝热层封闭。不锈钢圆柱体置于陶瓷体内,应使二者之间的空隙尽可能小。应使用不锈钢盖将加热炉盖住,并将烧瓶固定在加热炉内。不锈钢盖分3层,顶层为不锈钢圆盘,中间层为一个对开的绝热垫圈,底层为一个对开的不锈钢圆盘。烧瓶颈部应能装入绝热垫圈,并被对开的绝热垫圈和底层圆盘所固定,底层圆盘压住垫圈并用两个环型螺母固定到顶层圆盘上。
带有适当电压调节方式的交流或直流电源均适用于加热器。初始试验时,为达到设定温度宜选用最大6 A的加热电流。如果采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加热和冷却的时长宜相当,如果可能的话,宜仅对加热器电流的一部分进行这样的控制。
测量用的热电偶置于距离烧瓶底部(25±2)mm处的外壁上及烧瓶底部表面中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