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C(规范性附录)热释放速率
C.1 流量计算
在常压和环境温度25°C条件下,排烟管道中的体积流量V298由式C.1和C.2给出:
式C.1中假定材料燃烧产生的气体(相对于空气)密度的变化仅由温度升高而引起,可以忽略化学成分或湿度的变化对其的影响。校准因子kt取决于流速分布校正因子(kc),以及丙烷、甲醇校准过程中获得的校正因子,而kc通过顺着排烟管道的内径截面测量流速分布获得(见F.3.4)。
C. 2 产生的热效应
C.2.1 点火源的热释放
校准过程中,点火源的热释放等级qb由式C.3给出,根据丙烷的消耗量来计算:
C.2.1 点火源的热释放
校准过程中,点火源的热释放等级qb由式C.3给出,根据丙烷的消耗量来计算:
注:假设燃烧效率为100%,则△hc,eff可以被设定为46.4kj/g。
C.2.2 试验样品的热释放
电缆试样的热释放速率q,由式C.4计算得出:
电缆试样的热释放速率q,由式C.4计算得出:
式C.3到C.6都基于近似得出,因此有以下局限:
a) 未考虑一氧化碳的生成量,通常这一误差可以忽略。如果测定了一氧化碳浓度,那么对于那些需要将不完全燃烧的影响进行量化的情况,就能做出修正计算;
b) 仅部分考虑了水蒸气对流量和气体分析的影响。通过对水蒸气局部压力的连续测量可以修正这种误差;
c) E因子是大量被测样品燃烧热的平均值,取值为17.2×103kj/m3,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达到可接受的精度。
C.3 空气中水蒸气摩尔数的计算
空气中水蒸气的摩尔数可以根据大气条件(环境温度θatm,相对湿度RH和大气压力),由式 C.7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