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计算要点


8.2.1 计算杆塔动力特性时,可不计入导线和避雷线的重量。

8.2.2 计算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应按无冰、年平均温度的运行情况取值。

8.2.3 杆塔地震作用一般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当需要精确计算时,宜采用时程分析法。杆塔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时,可只取前2 个~3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时,应适当增加振型个数。

8.2.4 杆塔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对结构受力有利时取1.0 ,不利时取1.2 ,验算结构抗倾覆或抗滑移时取0.9;
    γEh,γEV——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8. 2. 4 的规定采用;
    γQ——活荷载分项系数,取γQ= 1.4;
    γ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γQ= 1.4;
    ΨQ——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可取0.2;
    Ψw——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可取0.35;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QK——活荷载的代表值效应;
    Swk——风荷载标准值效应。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8.2.5 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式中: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8.2.5确定;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条文说明

8.2 计算要点

8.2.1 导线、地线通过悬垂绝缘子串和金具与杆塔连接。绝缘子串相当于一个单摆系统,其周期比杆塔周期长得多。在挂有导线、地线的铁塔模型试验中也证实了铁塔的动力影响要比不挂线的铁塔小,故可不考虑导线、地线的动力影响。

8.2.2 杆塔的地震作用验算荷载只考虑正常运行情况,不考虑事故和安装情况,恒荷载不考虑覆冰情况。导、地线的拉力只是在验算特种塔时考虑,此时导线、地线的应力采用年平均温度下的应力。

8.2.3 新增条文。
    振型个数的多少关系到结构计算精度和计算工作量,自振周期小于1.5s,振型个数取前2个~3个振型,计算精度已满足工程要求,自振周期大于1.5s,由于高阶振型的影响,可适当增加振型个数,一般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振型数。

8.2.4 原规范第7.0.6条修改。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和《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的有关规定和线路杆塔结构的特点制订。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确定荷载分项系数的原则和目前抗震设计水准的可靠指标,考虑了与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面运动、加速度的峰值和动力放大系数的不确定性,研究分析了对应于不同烈度的地震作用的均值和方差,并利用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中给出的各种荷载的统计参数。按Torkstra的荷载组合规则,确定了本规范所建议的荷载分项系数,这些系数是用一次二矩方法求出的最优组合。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并依据送电线路杆塔的特点确定。

8.2.5 原规范第7.0.7条。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并根据送电线路杆塔的特点而定出其值。

目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