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场地与规划
4.2.1 场地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地表水体、植被和微气候等资源,或通过改造场地地形地貌,调节场地微气候。
4.2.2 以采暖为主地区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仅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集热部件供暖时,集热部件在冬至日应有4h以上日照;
2 宜在建筑冬季主导风向一侧设置挡风屏障。
4.2.3 以降温为主地区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应朝向夏季主导风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 应利用道路、景观通廊等措施引导夏季通风,满足夏季被动式降温的要求。
条文说明
4.2 场地与规划
4.2.1 改造和利用现有地形及自然条件,以创造有利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外部环境。例如植被在夏季提供阴影,并利用蒸腾作用产生凉爽的空气流;落叶乔木的冬夏变化、水环境的合理设计等。以上措施都能改变建筑的外部热环境。
4.2.2 通常冬季9时至15时之间6h中太阳辐照度值占全天总太阳辐照度的90%左右,若前后各缩短半小时(9:30~14:30),则降为75%左右。因此,为在冬季能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日照间距应保证冬至日正午前后4h~6h的日照时间,并且在9时至15时之间没有较大遮挡。
冬季防风不仅能提高户外活动空间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减少建筑由冷风渗透引起的热损失。在冬季上风向处,利用地形或周边建筑、构筑物及常绿植被为建筑竖立起一道风屏障,避免冷风的直接侵袭,能有效减少建筑冬季的热损失。有关研究表明.距4倍建筑高度处的单排、高密度的防风林(穿透率为36%),能使风速降低90%,同时可以减少被遮挡建筑60%的冷风渗透量.节约15%的常规能源消耗。设置适当高度、密度与间距的防风林会取得很好的挡风效果。
4.2.3 应在场地规划中优化建筑布局,结合道路、景观等设计,提高组团内的风环境质量,引导夏季季风朝向主要建筑,加快局部风速,降低建筑周边环境温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控制冬季局部最大风速以减少冷风渗透。
- 上一节:4.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4.3 形体、空间与围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