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锚栓拉力作用值计算


F.1.1 锚栓受拉力作用(图F.1.1-1、图F.1.1-2)时,其受力分析应符合下列基本假定:
    1 锚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其弯曲变形可忽略不计;
    2 同一锚板的各锚栓,具有相同的刚度和弹性模量;其所承受的拉力,可按弹性分析方法确定;
    3 处于锚板受压区的锚栓不承受压力,该压力直接由锚板下的混凝土承担。
图F.1.1-1 轴向拉力作用
图F.1.1-1 轴向拉力作用
 
图F.1.1-2 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
图F.1.1-2 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
F.1.2 在轴向拉力与外力矩共同作用下,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锚板中受力最大锚栓的拉力设计值Nh:

式中:NM——分别为轴向拉力(kN)和弯矩(kN·m)的设计值;
      y1yi——锚栓1i至群锚形心的距离(mm)
      y′1y′i——锚栓1i至最外排受压锚栓的距离(mm)
      l——轴力N至最外排受压锚栓的距离(mm)
      n——锚栓个数。
    注:当外边距M0时,上式计算结果即为轴向拉力作用下每一锚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Ni

 

条文说明
 
附录F 锚栓连接受力分析方法
    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而言,内力分析和承载力验算是不可或缺且相互影响的两大部分。从欧美规范的构成可以看出,结构分析的内容占有相当篇幅,甚至独立成章。过去我国规范中以截面计算为主,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然而自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修订以后,已在该规范中增补了“结构分析”一章,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已被国人所认识。为此,也将这方面内容纳入本规范的附录,以供后锚固连接设计使用。

目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