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多层砌体房屋


7.2.1 基本规定
    1 房屋层数及总高度限值的规定:
        1)丙类普通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对层数和高度进行了限制以外,同时还对房屋高宽比做出限值。对于一般除住宅外的房屋,底层层高比上层的层高高一些时,应采取加强底层的相应措施。考虑到实际工程经验中多孔砖砌体与实心砖砌体的差别,特别是其在抗震抗剪极限强度破坏阶段所表现的破坏形态有所不同,及多孔砖中各种孔型和比例的差异、多孔砖壁薄易于“劈裂”和剥落等原因,对多孔砖砌体,特别是对墙体为190mm厚的多孔砖墙体的房屋高度限值,应作降低。丙类普通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 丙类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表7.2.1 丙类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注: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
        3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1)搁楼层处理:
            ①搁楼层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则应按一个楼层一个质点来进行计算。如为轻质吊顶并无使用功能则不必作为单独质点;
            ②平屋面上的部分搁楼层是作为具有实用功能要求的建筑物,但其面积仅占部分屋顶面积,在其面积不大时,这部分建筑应按局部突出考虑到地震时的“鞭稍效应”,将所受地震作用放大而单独进行验算。
        (2)地下室处理:
            ①对具有全地下室的房屋高度计算,可从室外地坪算起。因为全地下室墙体基本埋与地下,楼盖顶板低于或高于室外地坪,且无窗洞时,可视为全地下室在地震作用时与土体共同工作而无动力放大作用,因此可以不作为一层计算;
            ②半地下室并开有窗洞口(不论大小),且无窗井外墙的或与窗井外墙主体结构无可靠连接的,应从室内地面算起,即半地下室应作为一层考虑;
            ③当半地下室有扩大的地下室底盘,如开有窗洞设有完整的窗井时,窗井两侧的墙系由内横墙延伸至室外窗井,并有挡土墙形成封闭的窗井,此时已将半地下室的面积扩大,形成加大的半地下室底盘,有利于结构的总体稳定,半地下室在土体中具有较有利的嵌固作用。即可将半地下室视为上部墙体的嵌固端。同时半地下室的楼盖应为现浇板。此时可不将半地下室当作一层,总高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起。
        2)对于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中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设防的、与普通砌体房屋开间相同的多层砌体房屋,其层数和高度限值如表7.2.2。

表7.2.2 乙类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表7.2.2 乙类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注: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
        3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3)对于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的横墙较少的丙类房屋,6、7度时,当按相关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允许仍按表7.2.1的规定采用;
        4)对于开间不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且开间大于4.8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50%以上为横墙很少的房屋,应在按规定的层数限值基础上减少二层;
        5)对于横墙很少的,采用砌体结构的乙类中小学教学楼等房屋,其层数和总高度限值如表7.2.5。

表7.2.5 乙类中小学教学楼等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表7.2.5 乙类中小学教学楼等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6)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普通砖房减少一层,总高度应减少3m;当砌体的抗剪强度达到普通粘土砖砌体的取值时,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要求同普通砖房屋。
    2 普通多层砌体房屋的层高一般规定为3.6m,当墙体采用约束砌体时,允许将层高提至3.9m。
    3 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宜分别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7.1.4和表
7.1.6的规定。
    4 纵横向砌体抗震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沿平面内宜均匀对称、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且纵横向墙体的数量不宜相差过大;同一结构单元内,应尽可能地将大房间布置在上部楼层,小房间布置在下部楼层。同一楼层内的大房间宜分散、均匀地布置,且不宜布置在单元的端部;
        2)平面轮廓凹凸尺寸,不应超过典型尺寸的50%;当超过典型尺寸的25%时,房屋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施;
        3)楼板局部大洞口的尺寸不宜超过楼板宽度的30%,且不应在墙体两侧同时开洞;
        4)房屋错层的楼板高差超过500mm时,应按两层计算;错层部位的墙体应采取加强措施;
        5)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墙面洞口的面积,6、7度时不宜大于墙面总面积的55%,8、9度时不宜大于50%;
        6)在房屋宽度方向的中部应设置内纵墙,其累计长度不宜小于房屋总长度的60%(高宽比大于4的墙段不计入);
        7)多层砌体房屋顶层设置的大会议室,当横墙间距超过抗震规范的限值时,其外纵墙除应在与横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外,各开间窗间墙均应于轴线处增设组合柱,此等构造柱和组合柱均应至少向下延伸一层;
        8)房屋抗震墙的间距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
7.1.5的规定。
    5 防震缝的设置要求: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6 普通多层砌体房屋错层的处理措施:
        多层砌体房屋同一结构单元内的各层楼盖宜位于同一标高,若因建筑功能要求错层时,应根据错层大小采取以下相应的加固措施:
        1)当错层之差大于1/4层高时,应设置双墙防震缝,防震缝两侧楼盖圈梁照常设置外,其外墙按一般抗震墙处理;
        2)当错层之差不大于1/4层高时,可不需设置防震缝,但当错层之差大于500mm时,除应按两层计算外,该错层部位的墙体应采用组合配筋砌体,其中构造柱的间距不大于2m,并加强该墙两侧楼盖的厚度和配筋,及加大圈梁的截面和配筋。
    7 楼梯间的设置和楼屋盖的要求:
        1)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结构单元端部第一开间,难以避免时,除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3.1条、
7.3.8条的规定外,尚应采取加强措施,如在休息平台窗洞分成上、下两个,以便让各楼层圈梁连续通过。此外,楼梯间外墙不应开设较大的出入口;
        2)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7.2.2 抗震计算要点
    1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不考虑地震竖向分量的影响,水平地震作用及构件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7.2.1~7.2.5条的规定进行;
    2 高宽比不大于规范限值且按规定设置构造柱或芯柱的多层砌体房屋,仅进行水平地震剪力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验算,略去地震倾覆力矩的影响;
    3 多层砌体住宅的纵向抗震承载力往往低于横向,进行墙体布置,确定墙肢截面尺寸和承载力验算时应注意这一特点。必要时也可在纵墙内增设墙中构造柱和水平配筋带,以提高纵向受剪承载力;
    4 各类砌体墙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7.2.6~7.2.9条的规定进行验算;
    5 多层砌体房屋横向水平地震剪力在各轴线各片横墙之间的分配,可依楼盖类型按下列方法进行:
        1)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等刚性楼盖,按各片横墙侧向刚度的比例分配;
        2)木楼(屋)盖等柔性楼盖,按各片横墙的从属面积的比例分配;
        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等半刚性楼盖,取按各片横墙侧向刚度比例分配和从属面积比例分配结果两者的平均值。
    6 房屋纵向水平地震剪力在各片纵墙之间的分配,依楼盖类型按下列方法计算:
        1)刚性或半刚性楼盖,按各片纵墙侧向刚度的比例分配;
        2)柔性楼盖,按各片纵墙从属面积的比例分配;
    7 单片横墙、单片纵墙的水平地震剪力,按该片墙体各墙肢(窗、门间墙)侧向刚度的比例,分配到各墙肢。当各墙肢的宽度相差较大时,应首先验算较宽墙肢的抗震受剪承载力。

7.2.3 抗震构造措施
    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多层砌体房屋中把构造柱的设置作为一项全面提高砌体房屋整体性和延性的重要构造措施,属于强制性条文要求。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
7.2.3的要求;多层小砌块房屋应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4.1的规定设置芯柱。

表7.2.3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表7.2.3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注:较大洞口,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侧墙体应加强。

        1)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7.2.3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2)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
7.2.3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本条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
        3)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
        4)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70%时,应根据增加一层的层数按本条1~4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
    2 构造柱及与墙体拉结筋的构造要求:
        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  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  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2  6水平钢筋和  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  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5)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抗震规范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②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6)对开间超过3.9m,即开间过大时,外纵墙的构造柱还应增强。在设计中采取的措施:一是当窗间墙较宽,洞口不大时,可只在内外墙交接处设一根构造柱,对窗间墙的加强可通过配置水平拉结筋来弥补,构造柱的截面及配筋均可适当增大。二是当窗间墙较窄,洞口较宽,按规定在大洞口两侧也应设构造柱时,则可将构造柱设在洞口两侧,而与内墙交接处的构造柱取消,然后通过洞口两侧二根构造柱间的墙体中配置水平拉结钢筋,以替代内外墙交接处的构造柱。
    3 多层砌块墙体的拉结要求:
        1)砌块墙交接处或芯柱与墙体的拉结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4.2条的规定;
        2)小砌块房屋中替代芯柱的构造柱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4.3条的规定。
    4 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1)多层砌体房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和构造等的要求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3.3、7.3.4条的规定;
        2)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当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应使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加强配筋,并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虽然它的整体性好,但同样存在与各墙体之间的连接问题,与边缘构件构造柱钢筋的拉结问题,故现浇楼屋盖同样不能忽略连接构造。
    5 楼屋盖的连接要求:
        1)楼板与墙体、楼板与圈梁,以及墙、柱、梁间的拉结锚固,是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多层砌体房屋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楼、屋盖的类型及其连接构造要求按本措施第3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6 楼梯间的增强构造措施:
        1)多层砌体房屋除楼梯间四角设构造柱外,在楼梯斜梯段上、下端部对应的墙体处,再增设四根构造柱,使楼梯间范围内墙体设置8根构造柱;
        2)对顶层楼梯间墙体和7~9度时,各层楼梯间墙体的休息平台或楼层平面处需设置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7.5以上;
        3)对于楼梯间墙体应遵守《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3.1和7.3.2条构造柱设置要求、构造柱与墙体连接要求及设置通长水平钢筋网片后的要求等构造措施。
    7 坡屋顶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1)砌体房屋设置屋架、檩、椽等屋盖形式,钢、钢木或钢筋混凝土屋架时需要加强整体性;
        2)硬山搁檩式坡屋顶,利用横墙的山墙作为支撑,山墙尖的部位需布置通到顶部的构造柱;
        3)当顶层设置大房间或空旷大会议室时,应加强顶层屋盖和墙体(垛)的整体设计,加强屋盖的支撑系统,如水平和竖向支撑的配置、顶层墙体(垛)的抗弯设计、加强屋盖水平圈梁的设置、尽量采用轻屋盖。
    8 横墙较少的丙类房屋不降低层数和高度的措施:
        当在一般多层民用建筑中出现横墙普遍较少的情况,为了不降低房屋总层数和总高度的规定,需按照《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3.14条采取加强措施,主要在纵横墙内的构造柱设置间距上进行增强,横墙较少房屋中最大开间不宜大于6.6m。
    9 房屋墙体的局部尺寸:
        1)当房屋墙体的局部尺寸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7.1.6规定的限值时,可采取下列局部补强措施:
            (1)对砖砌体,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柱仍按规定设置,外边缘墙体可采用砌体组合柱加强(图7.2.3);
            (2)对小砌块砌体,宜按本措施表7.4.5-2规定设置边缘构件,其构造配筋不小于抗震等级四级的规定;也可采用加大的混凝土柱截面加强,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20。

图7.2.3 组合柱加强
图7.2.3 组合柱加强

    10 砌体房屋的建筑场地与抗震构造措施:
        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当砌体房屋的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目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