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制作
10.2.1 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制作前,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详图的要求以及制作厂的条件,编制制作工艺书。制作工艺书应作为技术文件经发包单位代表及监理审核。
10.2.2 构件的长度可根据运输条件和吊装条件确定,长度不宜大于12m。
10.2.3 制作时,放样、号料、切割、矫正、边缘加工、组装、焊接、制孔、摩擦面加工、端部加工、防锈、涂层、编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的规定。
10.2.4 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的焊接工作,必须在焊接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并应根据工艺评定合格的试验结构和数据,编制焊接工艺文件。焊接工作应严格按照所编工艺文件中规定的焊接方法、工艺参数、施焊顺序进行。施焊过程及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规定。
10.2.5 构件制作完毕后,检查部门应按照施工详图的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对成品进行检查验收。桁架制作的允许偏差见表10.2.5,其余构件的外形和几何尺寸的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的有关规定。
表10.2.5 桁架制作的允许偏差(mm)
10.2.6 构件的编号、包装、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涂装完毕后,应在构件明显部位进行编号,编号应与施工详图的构件编号一致,重、大构件还应标明重量、中心位置和定位标记。
2 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构件的外形尺寸、发运数量及运输情况,编制包装工艺书。
3 构件在运输和起吊时,对于重心高的构件立放时,应设置临时支撑,并绑扎牢固。
条文说明
10.2 制 作
10.2.1 制作工艺应包括:施工中所依据的标准,制作厂的质量保证体系,成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为保证成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制定的措施,生产场地的布置,采用的加工、焊接设备和工艺装配,焊工和检查人员的资质证明,各类检查项目表格和生产进度计划等。
10.2.2 为保证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方便生产场地布置,合理组织生产,加快工程进度,结构或构件一般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考虑车辆运输能力和交通法规约束,长度不宜超过12m。
10.2.3 在制作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前,应先进行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设计人员,下料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编制加工工艺文件,技术人员应监督控制制作过程中每一工艺环节。控制环节主要包括:除锈、涂装底漆、放样、下料切割、铣边、制模、组对、焊接、打磨、检测焊缝等。材料需要对接时,接头不应设置在节点位置,制作时尚应注意环境温度,当进入冬期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冬期施工措施。材料切割、矫正、制孔、端部铣平、外部尺寸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的规定。防腐涂装时,应注意涂料或油漆颜色、干燥时间(包括表干和实干)、完全固化时间、贮存期、混合配合比、适用期、施工方法、稀释剂、工具清洗、漆膜厚度(湿膜厚度和干膜厚度)、涂装间隔等参数,尚应注意控制环境温度5℃~38℃、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0%。对防腐涂料应加强管理,严禁使用失效或过期的涂料。如设计文件要求制作过程中考虑结构的起拱,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相关规定执行。
10.2.4 焊接工作是钢结构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构件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影响到构件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
10.2.5 构件验收内容一般包括原材料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复验报告、班组自检记录、检验批检查记录、焊缝无损检测记录等。
10.2.6 构件在包装、运输时应采取适当的成品保护措施,保证不发生变形,漆膜不起皮脱落,堆放场地整洁、干净。应采用吊装带进行吊装,并采取防侧向变形措施,避免吊装过程中发生平面外失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