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框架-剪力墙结构


10.4.1 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10.4.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与柱、柱与剪力墙的中心宜重合。

10.4.3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
    2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3 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形等形式;
    4 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30%;
    5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
    6 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7 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建筑物的中间区段,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尽端;
    8 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部分较长的建筑中,横向剪力墙沿长方向的间距,当为现浇楼盖时宜小于楼面宽度的5倍和60m中的较小值,当为装配整体楼盖时宜小于楼面宽度的3.5倍和50m中的较小值;当剪力墙之间的楼盖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适当减小。

10.4.4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并应双排布置,各排分布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10.4.5 剪力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25;当墙厚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计算墙体平面外的稳定;
    2 剪力墙的周边,宜设置梁或暗梁和柱或暗柱组成边框;
    3 带边框柱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应全部锚入边框柱内,并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4 暗梁截面高度可取墙厚的2倍,或与该片相连的框架梁截面等高;暗梁的配筋可按构造配置,并应符合一般框架梁的最小配筋要求;
    5 带边框柱剪力墙截面宜按工字形设计,其端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配置在边框柱内;
    6 边框柱截面宜与该榀框架其他柱的截面相同,并应符合框架柱构造配筋的规定。

 

条文说明


10.4 框架-剪力墙结构

10.4.1 如果仅在一个主轴方向布置剪力墙的话,将会造成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刚度悬殊,无剪力墙的一个方向刚度不足且带有纯框架的性质,与有剪力墙的另一个方向不协调,也容易造成结构整体扭转。

10.4.2 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心宜尽量重合,以使内力传递和分布合理且保证节点核心区的完整性。实际工程中,所有梁、柱(墙)中线完全对中、重合的情况很少,此时应在计算中考虑其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10.4.3 剪力墙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目的是使它既发挥抗扭作用,又减少位于尽端而受室外温度变化的不利影响;布置在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和凸出较大处,是为了弥补平面的薄弱部位;把纵、横剪力墙组成L形、T形和[形等非一字形,是为了发挥剪力墙自身的刚度;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墙的30%,是避免该片剪力墙对刚心位置影响过大且一旦破坏对整体结构不利和基础承担过大水平力等。
    当建筑平面为长矩形或平面有一部分长条形(平面长宽比较大)时,各横向剪力墙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因为间距过大时,两墙间的楼盖不能满足平面内无限刚的要求,造成处于该区间的框架增加负担。当两墙之间的楼盖开大洞时,该段楼盖的平面刚度更差,墙的间距应再适当缩小。

10.4.5 规定剪力墙的最小厚度的目的是保证剪力墙出平面的刚度和稳定性。当墙平面外有与其相交的剪力墙时,可视为剪力墙的支撑,有利于保证剪力墙出平面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因而可在层高及无支长度二者中取小值计算剪力墙的最小厚度。
    剪力墙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起第一道防线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对墙板厚度、最小配筋率和端柱设置作了较严格的规定,以提高其变形和耗能能力。
    设置剪力墙之后,框架柱作为剪力墙的端部翼缘,剪力墙的端部钢筋配置在柱截面内,端柱增强了剪力墙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取消框架柱后,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下降30%。位于楼层上的框架梁也应保留,虽然在内力分析时不考虑剪力墙上的边框梁受力,但梁作为剪力墙的横向加劲肋,提高了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同样,对比试验表明,边框梁取消后,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下降10%。如果建筑功能上确实无法设置明梁,也应设置暗梁。
    剪力墙宜设在框架梁柱轴线平面内,保持对中;如果剪力墙设在柱边,应加强柱的箍筋以抵抗扭转的影响。

目录导航